|
自动驾驶技术根据国际自动机工程师学会(SAE)的定义,被分为L0到L5共六个级别,每个级别代表了不同的自动化程度。:
L0级:无自动化
特点:完全由驾驶员进行驾驶操作。
L1级:驾驶辅助
特点:车辆具备对部分功能的自动化操作能力,可以独立完成加减速或转向等其中一项任务,而其他驾驶功能仍需驾驶员手动操作。
典型功能:自适应巡航、车道保持辅助、制动刹车等。
驾驶员责任:仍需监控驾驶过程,并在必要时进行手动干预。
L2级:部分自动化
特点:在L1级的基础上进一步放松了手部的驾驶操作,由系统和驾驶人员共同控制汽车,能为车主节省不少精力。
典型功能:全速自适应巡航、主动车道保持、自动泊车、自动变道、限速识别、AEB自动紧急制动系统等。
驾驶员责任:仍需保持警觉,随时准备接管车辆控制。
L3级:有条件自动驾驶,目前华为和比亚迪正在冲刺L3
特点:在特定的驾驶交通环境下,车辆能够让驾驶员完全不用控制汽车,实现有限制条件的自动驾驶。车辆能够自动完成加速、刹车、转向等操作,例如在高速公路等特定道路上实现自动驾驶。
技术依赖:需要更强大的感知技术,如高精地图等。
驾驶员责任:在自动驾驶系统工作时,驾驶员可以不监控驾驶过程,但在系统提示需要接管时,必须及时接管。
L4级:高度自动驾驶
特点:在限定的道路及环境中,车辆能完全不需人为干预自行完成驾驶任务。驾驶员可不承担驾驶任务,但仍需充当安全员监管驾驶行为,并能主动选择接管车辆。
技术依赖:依靠特殊地图、多种传感器及可靠实时更新的道路信息数据支持。
限制条件:车速通常不能超过一定值,只适用于部分场景如城市或高速公路。
L5级:全自动驾驶(无人驾驶)
特点:完全自动驾驶,车内不设驾驶员或安全员,车辆可以在任何道路及环境中自主行驶。
技术依赖:高度发达的自动驾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术。
实现难度:技术、法律、伦理等多方面的难题需要克服。
总的来说,从L0到L5,自动驾驶技术的自动化程度逐渐提高,对驾驶员的依赖逐渐减少。然而,每个级别的自动驾驶技术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限制条件,需要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发展和完善。
|
|